2022遗嘱(2022-02-01)

2022遗嘱(2022-02-01)

 

我想要看到的世界

 
我的命运其实还蛮苦的,至少25岁以前活的很辛苦。
 
我曾经有段时间在工厂上班,说是工厂其实就是个小作坊,工作内容是给养鸡场做鸡窝,每天凌晨4点就要起床,5点就要开始工作。
 
工作的内容也很简单:在东北零下20度的露天外面,弯腰12个小时重复拧螺丝。
 
早晨5点的东北,空气极其寒冷,同时螺丝又小,如果戴手套的话就无法工作,所以只能双手暴露在外面,忍着冰冷刺骨的疼痛,每天咬牙坚持。
 
那个冬天,手脚上皆有冻疮。
 
年轻时我总以为我吃了很多苦,长大后却发现,我这些所谓的苦,只不过是真正苦难的人,每天的日常生活罢了。
 
假设我现在死亡,临死之前,还有什么愿望的话,我就希望这个世界能公平一点。
 
我希望,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的权利,而不是为了生存被迫去工作;
我希望,躺平是内心真向往平淡,而不是看不见希望;
我希望,人人生来平等,再无贵贱之分,每个人都能有活着的权利,有自由的权利,亦有幸福的权利;
 
 

人生价值观

 
每个人的人生价值观,都源自于自己的人生经历。
 
也许,正因为我的起点很低,见过这世间疾苦,所以在立这份遗嘱时,就确定了自己的人生使命:
 
为一个人人平等的世界,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。
 
我在小时候,就意识到了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,所以曾一度怀疑自己的人生价值,觉得自己太过于渺小,就像沙漠中的一粒沙,可有可无。
 
可却偏偏,形成了这样一个人生价值观,有时候感叹目标太过于远大,自己的贡献太过于渺小,质疑自己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。
 
不过,后来我却想明白了人生的意义。
 
其实每个人,刚出生时,就带着改变世界的使命。
 
无论你多么微小都改变不了,甚至哪怕是自杀,也会提高这个世界的自杀率。
 
而这个世界就像是一个天平,两端分别是美与恶,而人就是这天平中的砝码。一个人的最终归宿也只有两种可能:要么让这个世界美好了一点点,要么让这个世界恶心了一点点。
 
所以,我相信,只要一个人为了美好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,哪怕是微小的几毫克,那也是值得尊敬的。
 
例如,一个牧羊人,也许十分渺小,但他关爱家庭、友好助邻、关心朋友,也许这一辈子都没有什么巨大的成就,但依然值得尊敬。
 
贡献分大小,但更分“正”和“负”,所以只要每个人死亡后的结果是“正”的,那么也很伟大,因为这个世界在慢慢的变好。

平等,进一步的哲学思考。

 
在工业革命之前,人们为了获取燃料,于是疯狂的捕杀鲸鱼,以便提炼鲸油,这直接导致鲸鱼一度濒临灭绝。直到更低成本的石油的出现,人类才停止了这种大规模的捕杀行为。
 
有利益的地方,就会有杀戮;有利益的地方,就会有压榨;有利益的地方,就会出现不公平;
 
可,果不强调利益,搞平均主义,那这个社会变会停滞不前。共产主义的大锅饭使生产力极度下降,安徽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却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,改善了生活水平。
 
这个世界,永远是这样矛盾。同样,所谓绝对公平,也是不存在的。
 
这个世界上,永远只有相对的公平。这样相对的公平世界,就好比数学中的极限,无限接近却又无法重合。
 
所以,我能够想到的理想的公平世界大概是这样:
 
1.人类掌握了,植物基因技术,粮食可以无限生产。在这样的世界下,也许富人可以吃鲍鱼龙虾山珍海味,普通人虽然吃不起,但依然可以菠菜大葱清水面条,虽然没有那么美味,但依然可以吃得饱,保证营养,而不会产生粮食危机饿死人。
 
2.由于医学技术的发展,使得治疗成本无限降低,富人得了癌症可以使用进口药保持10年的寿命,普通人虽然用不起,但至少也可以用免费的国产药来保持8年的寿命,而不是因为药价昂贵而等死。
 
3.由于技术的发展,导致人类掌握了核聚变技术,解除了能源危机。每人都可以开上小汽车,只不过富人可以开兰博基尼,普通人虽然开不起豪车,但至少每个人都可以买得起一辆奇瑞QQ,而不至于现在有人上学还需要走10里山路。
 
相对公平的世界,贫富差距依然存在,但却由于技术的发展,导致生活的边际成本趋近于0。这样的世界,富人依然可以享受生活,但穷人却也没有失去对生活的希望。
 
这样的世界,只有一个前提:技术的高速发展。
 
如果技术不去进步,那么人类就无法达到公平。就跟无法阻止鲸鱼灭绝一样绝望,因为人类的道德,并没有进化到如此的高度。
 

具体行动

 
哲学思辨,得到了一个结果。那就是唯有技术的发展,使人类的边际生活成本无限降低,才能够达到相对公平的世界。
 
所以,我未来的人生的具体行动,都是以:如何提高人类的技术水平?来去贡献出自己的力量。
 
 
一、自己做科研
 
有生之年,我一定会考取一个研究生。
 
如果能够发表一篇对这个世界技术进步的论文,真的是毕生无憾了。不过这个对我来说挑战是最大的,因为我人已到中年,错过了最佳的学习年级。但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原则,只要我一天不死,就会朝着这个目标持续的努力。
 
 
二、SCI-Hub
 
SCI-Hub,这个项目是一款免费的论文共享平台。
 
如果有一天真的财富自由的情况下,不为生计发愁后,我大概也会做一个“论文共享平台”。
 
(当然,前提是自己有信心能够做的比sci-hub要好。)
 
如果不去做的话,死后也会把自己的钱,捐给SCI-Hub。
 
论文是人类知识的精华,论文的传播才能真正的提高人类的技术水平。
 
 
三、教育
 
中国的教育资源,真的是极度不公平的。
 
我学英语时,没学过音标,也没学过系统的发音。导致现在跟外国人开会说英语时,我的东北味特别重。
 
为什么我没学过音标呢?因为我初中的英语老师不会,她自己都不会,又怎么能教会学生呢?可怕的是,哪怕是现在(2022年),将近20年过去了,她还在教学,依然不教授学生音标...
 
我的多年工作经验表明,一个人其实掌握高中的知识,就已经能够应付99%的日常生活场景了。除非你从事的是高尖端行业,否则高中学历真的足够用了。
 
两者结合在一起,我大概会做一个公益项目。针对中国的k12教育,自己编写教材,录制成视频,然后免费发到网络上。
 
让一些教育极度不平等的地区,也能接收到优质的教学资源。
 

死后的遗体处理

 
 
10岁时,开始探索附近的村落
12岁时,开始探索附近的乡镇
14岁时,开始探索附近的城市
23岁时,开始探索中国的各大城市
25岁时,开始探索附近的国家
33岁时,目前还只在亚洲活动,未来想要去欧洲、美洲、非洲看看...
 
我想,一个人的使命,大概就是不断的探索吧。
 
如果我有很多钱的话,我希望把我的尸体,发送到外太空,探索地球外面的世界,看看太阳系,木星风暴、土星环...
 
如果我没有钱的话,把我的骨灰一把洒向东北的那片,生我养我的黑土地;另外一半,把我的骨灰洒向大海,那里有我想要的自由。
 

总结

 
从今天开始,就准备死亡的到来,也许有一天非常不幸,意外降临到自己身上。
 
那也至少无悔的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。
 
为自己的故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。
 
 
 
 
 
 
 

死后的遗产处理

 
hmmm,不知道我死后有没有遗产,我想,我这么努力,大概多少会有一点吧。
 
前几天,在北京前海一个茶馆喝茶聊天,期间聊到一个话题【死亡】,我说我死后,大概会把所有的遗产都会捐给SCI-HUB(一个免费论文共享平台)。
 
结果女朋友生气的说:你为什么不留给我!
 
直男,总是这样尴尬。
 
话说回来,我为什么想死后都把遗产捐给SCI-Hub呢?
 

将遗体捐赠,骨灰一半洒向大海,一半撒向我出生的黑土地。

 
我想,如果有机会的话,可以把我的身体,发射到外太空去,我想去看看,土星的星环,也许在我有生之年,无法做到这样的事情。
 
但,也许我的财富还没有积累到这种地步,那就火花吧,把我的骨灰,一半洒向东北的黑土地,另外一半洒向大海,
 
不知道为什么,虽然出生在内地,但是我对黑土地的这片情是因为他养育了我。
 
而对大海,就像加勒比海盗一样,某种程度上是为了追求自由。
 

如何促进人类技术进步?

 
所以说,我的宏观愿景是,为了达到一个绝对公平的世界。
 
细化成具体的愿景是:如何促进人类技术的进步,以此来达到世界的公平。
 
我大概想过有三个方式:
 
 
我不知道我将来会不会有孩子
 
#
 
由于写这份遗嘱时我33岁,我不知道我未来能活多久,不过我希望未来的人生,都会
 


 
这样可以用来指导自己未来人生的行为。
 
 
 
 
 
我想,这也是我大概想要看到的世界,那自己总该为一个
 
因为使命并不可以更改,所以说我也许不能换一个使命,
 
你富有每天吃鲍鱼龙虾山珍海味,我穷每天吃土豆西瓜山间野菜,但我们都可以
 
 

什么拯救了你,你就用它来拯救这个世界

 
我想要活在一个公平的世界,想要对公平的世界贡献一点自己的力所能及事情。
 
 
“什么拯救了你,你就用它来拯救这个世界”
 
 
 
这样的公平,也许就是想三体世界中描述的那样:
 
所有的物质生产资料,都可以通过技术手段,以极低的成本,来控制合成
 
人类掌握了核聚变技术,可以生产出源源不断的能量,同时将所有重工业都搬出到外太空,每个人都有权利享受自己的生活。
 
尤其是,人类已经掌握了核聚变技术,创造出了人造太阳,彻底解决了能源危机,我想那时候,这个世界上,没有疾苦,疾病,饥饿。重工业,全部搬到了外太空,这个世界只有一抹绿色。
 
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,我想这时候,才会到达相对的公平。
 
而这样的发展,有且只有一种解决方案:通过技术进步手段,来去实现。
 
 
 
 
不过,这条道路这条道理极其艰难,主要原因是,自己已经错过了学习的最佳年级,人到中年,无论是身体条件,还是学习新鲜事物的接受度,都比18岁的大小伙子
 
而论文,是一切技术积累的精华,
 
所以,大概有生之年,如果我能有幸在sci上发表一篇文章,那么自己的人生将会得到极大的满足,我想这也是我后半生所追随的目标。
 
不过,这里面有个两个最重要的问题,我今年32岁,已经错过了,学习的最佳年纪,已经没有精力或者能力,去做一些科研性的研究。
 
不知道我的后半生将会面临怎样的人生,怎样的过程。
 
不过,大概我实现财富自由的第一件事,就是开始全力以赴的备战考研。
 
 
 
我的老家在吉林长春,距离吉林省省会长春市40km处,你会想到,这么近距离的省会城市,教育资源也许不错,但却大错特错。
 
 
我随便举几个例子,
 
1.我所在的学校,每年冬天,要靠生炉子取暖,教室内受热不均,导致我每年冬天都会生冻疮,其痒无比。
 
2.我的英语老师,居然不教英语拼音,导致学生无法背单词,拼音全都是用汉语标注。更可怕的是直到我今年32这年,她还在当英语教师,这么多年过去了,不知道有多少在英语有天赋的学生,会遇到这样可怕的老师
 
3.我初中毕业时,已经有2/3的学生辍学了。
 
但不管怎么样,我觉得我内心还是不适合当老师的,
 
以下几点,我是不适合当老师的,
 
1.我没有耐心
2.我体验新鲜感事物,如果日复一日的教学,可能使我
3.我忍受不了离别。
 
前两点是比较想通的,我内心本质上是排斥那种非常确定性的事情的,当一个内容,被反复提及以后,我就会变的很烦躁,由此可以认为,我并不是一个当老师的材料。
 
个别的孩子,如果得了绝症,又或者是电影《一个都不能少》因为要去城里打工挣钱,我想,在一个偏远的山沟里,这样的情况是时有发生的,我大概是忍受不了自己,改变不了的事情。
 
 
四、

捐赠图书馆

 

人要发挥其优势

 
综合以上几点,如果我想要达到人人平等这个目标,做出一点贡献的情况下,最大限度的提高自己的贡献。
 
无论是自己对于科技的进步,还是对于当一名老师,我也许都会尝试,但是从目前的遗嘱来看,我好像并不适合。
 
正如孔子所说,三十而立,四十不惑,五十知天命。
 
虽然写这篇遗嘱的时间,我才32岁,但我已经甚至我的天命。
 
一个人到中年人,就像是已经还未凉透的塑料,虽然还未彻底定型,但是已经有一些优势和劣势。
 
所以,仔细想了想,我大概的优势是:
 
懂的一些基础的计算机知识。
懂的互联网产品的一些设计和玩法
 
 
 
当然,极有可能,我自己也做一个类似的论文共享项目。
 
我捐了几次钱,如果我死后有遗产的情况下,一半大概会留给家人,一半会把钱全部捐给这个项目。
 
毕竟是搞互联网出身,对需求的把控和
 
基于自己的优势或者是经验,我希望有生之年,我能够做成一个完全免费开放的sci-hub平台,免费的论文开放平台,能够让这个世界最精华的知识,快速,且没有成本的传播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。
 
如果后续我的人生没有执行这一个策略,我想我大概率会把自己死后仅又的微薄遗憾,全部捐给SCI-hub,以便于在免费传播技术上,所做的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