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会给自己的时间定价

早些年,我学习心理学时,老师讲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:心理咨询师,一定不能免费咨询,也不能收费太低。
我们当时很困惑,不免费是正常的,可为什么不能收费太低呢?毕竟很多新手心理咨询师都想以低价,来去练习下咨询技能。
后来老师解释道:心理咨询,往往需要咨询者面对自己内心深处,如果是收费太低,那么咨询者不会珍惜咨询时间。
会非常扭捏,慢吞吞地说出自己的问题,而心理咨询师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反复追问和确认,才能定位问题。
这样其实对双方都是一种伤害,因为咨询者没有解决问题改善现状,心理咨询师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。
最近做了3个咨询,发现有同样类似的感受:一个人,必须学会给自己的时间定价,因为不但有利于自己,而且更有利于他人。

 1 
为什么有利于他人?
有一次,在一次线下分享会上,我分享了一些自己对创业的思考。
分享会结束后,一个创业者,说我的分享很有价值,他目前正好有一些创业上的困惑,问我能不能一起喝杯咖啡,顺便给他的创业项目提一些建议。
自己分享的内容被认可,内心当时还蛮高兴,再加上自己的盲目自信,于是没有太多深入思考,便欣然答应。
可,在聊天的过程中,却发现氛围很不对劲。我发现对方对于创业的认知,还处于一个很初级的阶段,我提出的一些建议,对方内心也都不赞同。
比如,我建议他:“如果考虑做线下业务,前期没有必要开发App。”而他却坚决反对,说产品就是要全面的铺开,先做App,再做课程。
更严重的是,对方提了一些,诸如“对3线城市中小学教育市场怎么样”,这类很大的问题,并且期待我能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。
结果,我们聊了三个小时,不但对方觉得没有价值,而且我也觉得很浪费时间,双方有一些不欢而散。
这段经历,给了我很深刻的思考。
我甚至有点责备自己,因为我当时不但盲目自信,而且有着“反正我不要钱的思想,也不一定有效果”的心态。
这对于咨询者来说,是一个相当不负责任的。凭什么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别人的问题?
这段经历,让我反思了一件事:一定要学会给自己的时间定价。
首先,思想就会转变,把“不要钱,不对效果负责”,转变为“收费,要对效果负责”。
前者,是别人向你请教问题,有时候心态上还会觉得自己是“老师”。
后者,是把自己变成乙方,心态上是向别人提供服务。
这样,每当有人向你提出问题,你就会以服务的姿态去看待这个问题:
自己有没有能力去解决?问题的背景是什么?对方的认知水平怎样?接受能力怎么样?咨询的是一个具体问题,还是一个方向性问题?等等..
所以说,给自己的时间定价,其实更有利于他人,因为可以唤醒自己的服务意识,为他人切实地解决问题,而不是只给一些建议,更不会去跟进效果。

 2 
其次,更有利于自己
首先,自己更有成就感。
对于咨询来说,相比于赚钱来的成就感,真正帮助对方解决问题带来的成就感要更大。
而收费,不但能提高服务意识,更能筛选出一些更适合自己的“甲方”。
匹配度越高,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就大,自然带来的成就感就越大,就会逐渐形成一个正循环。
其次,更容易提高自己。
每次专注的服务他人,其中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“实践输出”,而这本质上却会更加巩固自己的现有知识体系。
可能自己掌握了一套理论,当用这套理论给他人咨询时,可能会发现不足,或者一些新的灵感,然后更加的完善自己的理论。
这样久而久之,咨询的越多,案例就越多,理论就会更加的有用,因为都是靠实践检验后的理论。
最后,更加珍惜自己的时间。
相比于其他地方,我觉得最重要的是,给自己的时间定价,更容易珍惜自己的时间。
你有算过你的每个小时值多少钱吗?
我曾经月薪1w时,那么按照每个月30天,每天活动16个小时,那么我每个小时的时薪是:20块钱。
我总是告诫自己,自己的每个小时,要么在花钱,要么在投资赚钱。
如果这一个小时去消费了娱乐节目,那么其实我给这个娱乐节目付费了20块钱。
而也可以用这20块钱去投资,比如说,去学习一项技能,.而这有可能将来让我的时间“升值”。
所以,与其去做财务投资,不如去做时间投资,因为时间比钱更重要。

总结

我曾经看过一句话:
穷人和富人的终极差别是什么?有人说是思维方式,有人说是思想、有人说是逆商,抗挫折的能力。
我想这些答案都对,但似乎都差点什么。
后来,我看到一句话:穷人和富人的终极差别是珍惜时间的不同。
是啊,因为思维可以改变、思想可以提升、逆商可以提高,但想要这些变得好,都需要一个最重要的基础:珍惜时间。
这个世界其实很公平,每个人每天都有24小时的时间货币,而怎么去消费这个“时间货币”则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。